这是大一语文写的作业,当时被老师点名表扬了。然而并非我原创,是通过复制粘贴东拼西凑的。
据媒体报道,百家讲坛这个曾经火爆异常的栏目颓势难挽,收视率大跌,已经进入死亡倒计时。《百家讲坛》的自我定位,是“一座让专家通向百姓的桥梁,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”。早期的百家讲坛基本可以算是一档严肃的学术普及节目,我听过的叶嘉莹讲王国维、戴锦华讲当代电影都很不错,既有学术底蕴,又通俗易懂。大体上以阎崇年开讲清帝疑案为界,之后就越发成为高档娱乐节目了。
“百家”是一个习用语,所谓诸子百家,其实也就是十来家。但就是这十来家的争鸣,却造出中国学术史上灿烂的大时代。现在的百家讲坛讲来讲去,几乎只剩下讲国学这一家了。我不得不赞同国学热受惠于《百家讲坛》的看法。今天讲揭秘中国宦官秘史,明天又讲雍正的死因,轮番上阵,搬出利于炒作的题材,经过一系列考证得出让人吃惊的结论。在一阵轰轰烈烈之后,它将留下些什么呢? 恐怕没有什么真正对当代社会有意义的东西。
在国学热的背景下,《百家讲坛》借学术之名行名利之实。说得严重一点,是打着学术的幌子糟蹋学术。也可以说,是打着学术通俗化的幌子歪曲学术的通俗化。《百家讲坛》摆出一副推介大家的姿态,而实际上又有文化垄断的霸权。从学术自由上说,谁都可以来讲,什么观点都可以讲出来。但为了投观众所好,纯粹的历史只能让位于“花边历史”。百家讲坛巧妙的把历史转换为娱乐的对象。吸引八卦观众的手法当然是更加八卦,因此节目里动不动就“××之谜”,吊足了观众的胃口。历史上固然有很多谜团,但是连纪晓岚的相貌如何也要“之谜”一下,则这种“之谜”的价值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,然而百家讲坛却用整讲的时间来破解这个重大谜团。用严肃的方式来做无聊的事,这是最大的滑稽。百家讲坛自称是“开放式大学”,假如哪所大学里有博士生以纪晓岚的相貌为课题,还要旁征博引,用几十万字来考证,相信会有很多人骂他SB。但是观众们自己在看这种节目的时候,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滑稽,反而认为这是学问。实则这种节目虽然与知识有关,但与学术没有太大关系,更加与思想绝缘。再者比如多尔衮有没有娶孝庄之类的话题。总之,这个号称要“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”的栏目,真正普及的是历史里的小花边,这个号称一贯坚持“让专家、学者为百姓服务”的节目里,“具有公众意识的专家、学者”们不再贡献出他们的智慧和思想(要么是他们没带这些东西登坛,要么是他们自己也没有。但我认为专家、学者们应当用这些来为百姓服务,而不是倒腾点花边历史)。在这个学术普及节目里,你看得越多,对自身及现实的了解和思考就越少,这档节目就这样成为学术牌方便面,虽然可口但吃过算过,一点营养都不留。方便面固然能填饱肚子,久吃则必然有害健康。
商业化的今天,国学难逃“快餐化”的命运,“快餐化”让大众吸收国学更快,但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。就连易中天也曾表示过:“我很反感‘国学’这个词,那是过去针对‘西学东渐’而提出的。”
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学热产生的原因,很多学者从各个方面作了分析,大家的共识是,中国经济的发展,一方面让国人找回了文化自信,另一方面造成道德滑坡,因此人们既有信心也有动力去重温传统文化。国学在教育中似乎一直是一道硬伤,我们需要的不是就文化论文化,而是文化背后的启发和对国学精髓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把握。经典的潜移默化,对受众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,但对国学的学习不是鹦鹉学舌,盲从文化,画虎不成反类犬。很小的孩子就会背诵许多经典诗词,但真正理解的又有几个,显然选篇很重要,教学更重要,死记硬背只会扼杀孩子们学习的兴趣,国学在教育中的传承需要我们作深刻的反省。过分追求国学热也是对现代文化不自信的一种体现。国学是一个很深奥的内涵,切不可浅尝辄止,它不是流行风,热一阵便销声匿迹、偃旗息鼓。我们需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,不断丰富和发展不能让国学的权威吓得我们不思进取。